浙江龙泉:剑瓷品质城市多维发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
上半年实现GDP增长8.1%,增速列全省第2、山区海岛县第1,连续8个季度实现7%以上高位增长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.3亿元,增长31.5%,列全省第6;完成向上争资56.2亿元,新增一般债券5.8亿元、额度全省第1;连续6年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,荣膺全省“大禹鼎·银鼎”、首批“神农鼎·银鼎”……2025年以来,浙江丽水龙泉市深入实施“八八战略”,紧扣浙江省委“一个首要任务、三大主攻方向、两个根本”和丽水市“一个历史使命、三大战略任务”工作部署,弘扬“六干”作风,奋楫力行“丽水之干”,朝着六个“品质城市”建设目标大步迈进,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期中答卷”。
产业发展强基底
8月1日召开的龙泉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强调,“民无产不富,城无产不强”。2025年以来,龙泉市锚定“产业品质城市”建设目标,聚焦培育壮大产业新质生产力,以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定力推动产业集群强势崛起。
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自主研发的热管理集成模块正源源不断下线,这一突破填补了龙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研发、生产制造热管理集成模块领域的空白。作为山区海岛22县唯一一个以地方为主体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,全省新能源热管理重点实验室的落地,更让“高校+企业+产业链”的高能级产创融合平台加速成形,为龙泉打造“中国热管理智造基地”奠定坚实基础。
主导产业的强劲势头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。上半年,龙泉市实施制造业项目46个,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10个、新入库纳统12个,新投产项目7个,完成工业投资12.5亿元,同比增长72%。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增长29.3%,大健康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2.1%,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6.6%、29.8%、23.4%,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5.8亿元、增长13.5%,彰显出“产业为基、工业为先、项目为王”的发展定力。
传统产业同样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生。竹木产业通过腾出土地1190亩,龙渊村头二期、安仁兰师畈等4个竹木小微园加速扩建,引导43家企业入驻,预估竹木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可增长17%。与此同时,昌文、岭后等“五大平台”建设同步推进,新拓展工业空间508亩,可供工业用地超2200亩,为“万亩千亿”产业平台建设储备了充足空间。
招商引资与企业培育双轮驱动,为产业注入澎湃动能。上半年,龙泉市瞄准汽车零部件、高端阀门等关键赛道,成功引进产业项目23个,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大项目16个、10亿元以上项目3个,实到内资12.07亿元,安仁泵阀、八都竹木等产业集群加速形成。通过完善创新型、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机制,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、专精特新企业5家。数字化改造2.0行动全面推进,35个技改项目落地,新增1家省先进级智能工厂、3家省基础级智能工厂,“智造”成为龙泉工业的新标签。
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发展“护航”。迭代升级“龙财通”应用,龙泉市半年来兑现惠企资金1.32亿元;引导金融机构为3501户市场经营主体办理无还本续贷23.26亿元,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1.75%;涉企“综合查一次”执法质效并列全省第一,招投标无感监测指数连续21个月居全省第一,让“公平公正、依法依规”成为龙泉的鲜明标识,彰显了打造“全省一流营商环境”的决心。
城乡融合展新颜
围绕缩小“三大差距”,做好“强城、兴村、融合”三篇文章,龙泉市正加快城乡品质提档升级,让城市更宜居、乡村更兴旺,共同富裕的新图景徐徐展开。
城市功能在更新中持续完善。高塘生活垃圾填埋场、三江口南岸公共空间建成投用;剑湖遗址公园、管师仁故居文化公园开工建设,让城市留住历史记忆。龙窑路西延验收通车,江滨南路、华楼街改造完成,江潭大桥等加速建设,城市路网不断完善。启明口袋公园、松溪路体育公园等3处“金角银边”重要节点建成,43公里亲水闭环马拉松慢跑圈提标建设,让市民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的愿景成为现实。
不仅仅在于城市建设,龙泉市的经济活力体现在每一个项目、每一处场景。如今,综合仓储服务中心开工建设,规模电商培育带动本地产品线上销售超1000万元,林业车队区块、公园路入口区块招商完成,龙建区块招商推进62%,高品质商圈初具雏形。2025年,龙泉市发放各类消费补助、消费券1800万元,拉动汽车、家电等消费2.51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6%。青创空间四期及青创公寓三期154套投入使用,吸引47个团队及企业入驻,成功创成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,为“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”创造了良好条件。
乡村振兴奏响共富乐章。2025年,龙泉市成功入选首批省级“县城—中心镇—重点村”发展轴,梳理重点项目76个,总投资350.3亿元,“城区+2个中心镇+6个片区组团”模式推动城乡融合纵深发展。建成2个省级未来乡村,38个行政村村道实现改造提升,建成3173亩农业标准地,盘活206宗闲置农房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。溪头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2024年世界“最佳旅游乡村”,成为展示龙泉乡村魅力的“金名片”;兰巨乡现代化示范镇、塔石—安仁片区风貌区等项目有序推进,红色研学基地、食用菌共富工坊等投入运营,带动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2.4%,连续7个季度居全省前列。
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要素流动,龙泉正打破壁垒让资源高效互通。2025-08-05,“天下龙泉 青年创谷”青年入乡发展主题活动成功举办,通过发布集结令、招募乡村共富合伙人、青年打卡乡村等系列活动,吸引更多青年入乡返乡就业创业。同时,一场场针对新农人的培训也在陆续推出,培育农创客55名,培训农民1.5万人次,2560名新型职业农民走上田间地头,为乡村注入人才活力。3条客货邮线路开通,“客货邮易路通”入选省农村发展典型案例,为城乡融合架起“连心桥”。
特色资源焕生机
立足生态与文化双重优势,龙泉市深挖特色资源价值,推动“绿水青山”与“文化瑰宝”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化,让特色资源成为发展“富矿”。
在刚结束不久的“淘在丽水”陶瓷大集上,龙泉以溯古陶冶、青瓷百色和瓷韵共生三大板块,生动演绎了青瓷从宋韵古窑到“人类非遗”的千年传承,吸引众多市民与陶瓷爱好者驻足流连,成为全场焦点。2025年以来,龙泉市陆续推出“龙小博”“龙小图”等文旅品牌,举办53场望瓯市集、西街特色集市活动,陶溪川、西街三江口入选省“文艺赋美”街头演艺精品点位,文化已不知不觉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。此外,浙大分校旧址修缮获省“匠心杯”,大窑龙泉窑遗址博物馆、源口窑遗址保护工程建设如火如荼,《龙泉宝剑志》《龙泉青瓷志》编纂有序,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有力。
剑瓷产业是龙泉的特色产业,在持续深耕下,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,上半年规上产业产值达1.47亿元,18家剑瓷企业完成“个转企”,925.5万元专项政策资金惠及185家企业。在2025年的广交会上,137款剑瓷产品组团亮相,拿下一笔笔订单。“天下龙泉”欧美商标注册完成,青瓷“数智通”APP销售额达1.02亿元,剑瓷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。
文旅业态的多元化,让“诗和远方”变得触手可及。成功举办溪头村世界“最佳旅游乡村”旅游产品发布会,披云山景区配套设施完成设计,金品窑等3家民宿入选省“浙韵千宿”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、棋盘山区块等省文旅“双百”项目完成投资1.6亿元,接待游客173.5万人次,增长16.9%,住宿业、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9.3%、12.9%,让“不灭窑火”“龙泉论剑”等文旅品牌更加响亮。
生态资源也在转化中释放价值。“龙泉灵芝”以83.83亿元品牌价值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灵芝类区域品牌价值榜首,“浙江龙泉—武义灵芝文化系统”申报中国农遗获全省第一评选名次,让“菌中之王”成为乡村致富的“金钥匙”。此外,在扎实推进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,龙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.2%,黑木耳液体菌种加工中心、药用菌种质资源库等项目提速建设,中国南方食药用菌交易中心加快开工,新造2300亩食用菌原料林,特色资源开出“致富花”。
民生福祉稳增进
始终牢记“老百姓好才是真的好”,2025年以来,龙泉市扎实推进民生实事,一笔笔真金白银、一项项改革举措,化作百姓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,稳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龙泉是产粮大市,也是茶叶种植的重要区域,2025年,龙泉继续推出水稻完全成本保险、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等,为广大农户兜底。同时,龙泉也关注青年人的发展,通过构建青年“低息+贴息”金融帮扶体系、青易贷利率“二连降”、创业授信额度从3亿元提升至5亿元等一系列措施,为青年创业保驾护航。另外,42场招聘活动带动1546人新增就业,6个“零工驿站”促进635人灵活就业,19家“共富工坊”新增岗位1463个,带动人均年增收3.1万元,致富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家庭。
公共服务人人所需,2025年,龙泉市继续推出普惠兴趣班和公益暑托班,将青少年宫优质的教育课程和校外活动导入到群众的家门口,“家门口青少年宫”由原来的5个点位扩至10个,龙职院一期、民族中学扩建、培智学校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,龙泉中学高考首考特控线上线226人,创历史新高,朝着“创成教育‘两市’”目标稳步迈进。同时,优化“一老一幼”服务,推进全民健身中心、养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,城市球场开放,龙泉市人民医院由浙大二院深度托管,中医医院创“二甲”通过省级评审,“浙丽乡村好医”应用让优质资源下沉基层,健康浙江考核实现“五连优”,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。
社会治理成效方面,龙泉市持续深化“141”基层治理体系,一站式诉求受理平台服务3800余人次,矛盾纠纷调解723场次,调解成功率达99.3%。2025年,“周三下村日”与“周五开门接访”机制贯通,接待群众437人次,一次性化解率达97%。“排雷行动”梳理排摸重点领域风险隐患98项,开展100余场应急演练。实现了省平安县“二十连创”目标,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。
从产业根基的夯实到城乡面貌的焕新,从特色资源的激活到民生福祉的提升,上半年的龙泉,以实干书写答卷,以奋进描绘蓝图。下半年,这座“剑瓷品质城市”将持续砥砺剑瓷品质、挺膺共富担当,一以贯之推进“六个品质城市”建设,乘势而上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,奋力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品质龙泉,努力为全省、丽水大局贡献更多龙泉力量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